咨询热线:0755-83554214

销售热线:13415391180

青山区:新型工业化开辟“光”赛道

  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光化院”)与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个光催化合成项目进入中试阶段。这是武汉光化院首个吨级光催化合成项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积极尝试。

  武汉光化院由武汉市科技局、青山区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共建,2022年10月11日在青山区完成注册,并委托华中师范大学负责管理运营。

  光化学技术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绿色能源,在碳中和、碳减排等方面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武汉光化院院长肖文精介绍,武汉光化院是继美国、德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个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旨在聚焦与服务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为化学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保障,为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以光为媒,青山区正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技术创新平台和全国领先的光化学产业集群。

  武汉光化院目前已汇聚国际一流的光化学技术研究人才,联合创投资本聚焦光化学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光化学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加速实现成果落地转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化学合成工艺及装备;编制技术规范标准,快速推进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医药、农药、化工、冶金、环保等行业的技术转型与升级,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建设十路,楠姆河畔,武汉光化院所在地,20多名国内外院士联合组成战略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委员会。光化学合成、光电磁功能材料、光化学减污降碳、光响应合成生物学等四大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在这里开展科研攻关。光化学合成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光化学合成前沿技术,致力于探索具有重大市场需求的化合物合成新技术与新工艺;光电磁功能材料技术研究中心聚焦于光电磁功能材料的产业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光化学减污降碳技术研究中心服务于武汉市绿色低碳产业,为国内外钢铁、冶金等工业领域减污降碳提供技术支撑;光响应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发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系列新产品,打通生物酶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通道。

  2023年,青山区光化学产业实现破局。当年10月11日,全球首次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汉开幕。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麦克米伦和本亚明·利斯特教授,以及国内外院士、著名学者及有名的公司代表参会并实地踏访青山。麦克米伦受聘担任青山区科技顾问。

  “青山区很多企业都已经在积极应用最新的光化学技术,建立新的生产线,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实现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青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

  武汉光化院研发的光响应生物酶生态控藻产品,已获得7项授权发明专利。针对蓝藻水华过程中产生藻毒素的问题,武汉光化院开发出一种具有杀藻和解毒双功能的生态修复剂,不但可以用于治理蓝藻水华,也可以为养殖业中鱼虾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该技术已运用于武汉沙湖、机器荡子等水体治理。

  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23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武汉光化院的项目《心光科技—光子晶体防伪油墨领航者》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科技成果,可有效提升印刷品防伪效果。

  据了解,武汉光化院已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为、双虎涂料等国内数十家有名的公司提供服务。

  青山区政府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青山区将以更大力度狠抓产业创新,依托武汉光化院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光化学产业集群。“我们将推动组建光化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国内首家吨级光化学装备公司,孵化一批光化学高新技术企业,为青山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开辟新赛道。”

  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作为亚洲第一家从事专业光化学技术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在推动光化学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武汉作为华中重镇区位优势显著,科研实力丰沛雄厚。光化院要逐步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光化学技术资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引领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节能减排”和绿色双碳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科星图慧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图慧安”)研发的以“洪涝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分析”等为核心的应急综合应用平台,正受到国内广大新老用户的青睐。

  2022年在青山区完成注册的星图慧安,依托数字地球时空底座,深层次地融合“天、临、空、地、海”大数据,以大应急、大安全为主赛道,深耕应急、公安两个大行业板块,构建公共安全时空大数据底座。

  星图慧安负责的人介绍,目前,星图慧安围绕新质生产力,主要聚焦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高效、精准配置公共安全资源。在商业航天方面,深度集成高性能时空数据库和北斗融合服务引擎,构建大安全数字底座,满足公共安全管理相关业务分析需求,提升定位精度和分析能力。在AI领域,聚焦智慧应急、智慧公安等,建立应急遥感AI大模型,开展森林火灾分析、洪涝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分析等,以及公共安全领域体系化设计,赋能应用场景提质增效。在低空经济领域,建立低空管控平台,开展无人机身份验证,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低空领域的数字化及安全性,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星图慧安的核心产品可概括为‘1+2+N’的公共安全总体产品体系。”星图慧安负责人解释,“1”是指公共安全数字底座;“2”是指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情指行一体化管理平台;“N”是指火情监测预警系统等敏捷应用。

  星图慧安怎么来实现智慧应急、智慧公安,以星图慧安开发的智慧消防“一张图”平台为例。

  星图慧安基于自主研发的GEOVIS数字地球产品,融合海量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矢量地图等数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构建智慧消防“一张图”平台。

  基于全域覆盖的感知体系,利用“天、临、空、地、海”一体化采集手段,实现了全空间的数据获取能力;充分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联动线下网格巡查,构建“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全时空实时感知、全周期实时监测、全要素实时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治理体系,为消防业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消防“一张图”应用平台依托遥感影像数据和技术,建设智慧消防“一张图”应用支撑系统,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地图支撑服务。指挥者能够形象化把握现场动态,动态性标明战斗用意、战斗任务、能量部署等战斗指引因素,执行系统化指引战斗。

  一张基于大数据的地图汇聚了各类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数据,可视化呈现救援信息要素,用“一张图”完成了从灾情感知到智能研判再到救援调度的整一个流程。在灾害场景方面,构建了从灾前风险防范和智能预警、灾中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和指挥救援,到灾后损失评估和灾后重建的全链条的业务应用体系。

  星图慧安负责人称,未来星图慧安以平台为基础,以云服务为核心,提供大型三维地形场景展现、地图应用、地图服务、数据存储等多种接口,提供各种业务应用,完成海量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矢量地图数据的完美融合,创建大型可视化三维仿真地形场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救援能力,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冷向明:

  星图慧安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共安全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该公司以“洪涝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分析”等为核心的应急综合应用平台,不仅满足了国内广大新老用户的需求,更在公共安全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通过深层次地融合“天、临、空、地、海”大数据,构建公共安全时空大数据底座,这一举措在提升公共安全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的深入探索,不仅为公共安全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上的支持,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星图慧安以平台为基础,以云服务为核心,计划提供更多业务应用,实现海量数据的完美融合,创建大型可视化三维仿真地形场景。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也将为公共安全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近日,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武钢有限”)新能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土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钢结构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这条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的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这条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月全线投产。”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无取向硅钢就是含碳很低的硅铁合金,其钢板中的晶粒呈无规则取向分布,具备优秀能力的软磁性能,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的首选铁芯材料,高等级硅钢可满足汽车高功率、长续航需求。

  近年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市场,无取向硅钢的市场需求旺盛。由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产品工序流程长、工艺窗口窄、生产难度大,全球具备大批量稳定生产顶级高牌号产品能力的企业较少,供应长期处在“紧平衡”。

  宝钢股份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材的重要供应商。依托武钢多年形成的新能源无取向硅钢产品、技术、装备和市场优势,2023年6月,开建一个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用生产厂,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更好的提供顶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

  “这条生产线万吨。”武钢有限硅钢部有关负责的人介绍,产品大多数都用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铁芯。驱动电机号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由无取向硅钢片叠压制作驱动电机的铁芯,给这个“心脏”提供了“芯”材料,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化、高功率化要求,增加续航里程,逐步降低碳排放。每台新能源汽车平均需要用120公斤无取向硅钢,按照这一个标准计算,这条生产线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芯”材料。

  这位负责的人介绍,这条生产线采用了世界前沿技术,可大幅度的降低产品的厚度,产线建成后,武钢有限将具备生产超薄厚度无取向硅钢产品的能力,几乎是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同时,该厂生产效率也大幅度的提升。原来生产这种厚度的产品需要反复轧制,新的生产线则能“一次成型”,效率提高数倍。

  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也是武钢有限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项目。该项目按照绿色、智慧、高端、高效的原则设计,投产后,每年将减少碳排放400万吨,相当于36万公顷森林的吸收量。

  据介绍,武钢有限作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材的重要供应商,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硅钢制造基地。

  武钢有限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武钢有限践行新发展理念,勇担钢铁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使命,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全力发展以硅钢为代表的绿色高端产品,规划实施了一批品种优化、质量提升、绿色低碳项目,致力于成为全世界钢铁行业的引领者。

  作为钢铁产业面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重点转型举措,武钢有限新能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按照智慧制造发展要求,打造“灯塔”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单元,高度契合国家发展的策略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的具体体现。该项目将成为湖北经济又一重大增长点,同时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对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已进入正式开工阶段,下月即可投产。”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中韩石化”)炼油二部工艺专业经理涂安斌日前介绍。

  中韩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和韩国SK公司合资成立的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是公司炼油结构调整的主体项目。”中韩石化炼油生产管理部部长徐宝岩说,该装置的投用标志着中韩石化在调整炼油结构、迈向化工产品高端化的道路上进一步提速。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油品需求增速放缓、化工新材料产品需求量开始上涨加快,新能源替代发展步伐持续加速。炼油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体现在成品油、基础石化产品严重超过标准,高端化工产品短缺。

  为适应新的变化,中韩石化加快推进炼油向化工转型,实施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其中,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是主体项目,提升企业重质原料油加工能力,增加化工原料,降低污染物排放。

  徐宝岩介绍,截至目前,项目总投资已达22亿元,包括建设280万吨/年催化裂化—70万吨/年气分联合装置,改造储运系统、火炬系统、供电、给排水、化学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设施。

  “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拆除4套旧装置基础上新建,采用‘高掺渣、低排放’先进工艺设计。”徐宝岩说,这套装置结合炼油结构调整,通过重油催化裂解增产低碳轻烃,推进柴油加氢改质、汽柴油抽提及吸附分离等技术的应用,增产丙烯、芳烃等产品,实现炼油产品从原来以汽柴油为主转向以化工原料为主。

  “‘高掺渣、低排放’工艺技术能有效提升裂解深度,提升重质原料油的加工效率,降低柴汽比,减少高硫石油焦产量。”徐宝岩介绍,与原装置工艺以产汽油为主相比,新装置可多产轻烃,最高可将轻烃收率由19%增加到27%。正常的情况下,至少也能提高3~4个百分点。

  轻烃是乙烯重要原料。2021年,中韩石化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三建三改”装置依次投产,乙烯产能由80万吨/年提升至110万吨/年,乙烯原料需求进一步加大。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后,可较大程度提高乙烯原料自供率,优化乙烯原料结构,提高中韩石化炼化一体化整体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据悉,该装置利用催化反应余热产生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实现热电联产,降低电力及蒸汽消耗。运行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可回收,逐步降低装置能耗。气分装置与催化裂化装置组成热联合装置,气分装置所需热量全部由催化裂化装置供给,正常操作条件不再需要外部蒸汽供应。

  项目采用国内首创“布袋除尘+亚钠法脱硫/亚硫酸钠回收”催化烟气脱硫工艺,达到烟气超洁净排放目标,基本不产生含盐废水。徐宝岩介绍,新装置设计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8mg/m3,较国家规定排放指标降低70%。

  新装置不仅实现排放一下子就下降,还实现固态废料回收利用。“新装置对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高达90%,一些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后成为印染业的原材料,不仅节省了处理成本,还带来环保效益。”徐宝岩说。

  中韩石化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项目的实施是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技术、实行新型工业化的需要。该装置的投用为公司加快产业体系调整、应对市场新变化、实现化工产品的高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是中韩石化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的切实行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韩石化整体竞争力。

Copyright 粤ICP备1901080 小九体育综合直播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